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- ·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[09/30]
莱姆插画中的奇思怪谈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“二加二等于七”机器人。莱姆读过康德,时不时引用康德,他至少熟悉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。康德关注日常问题,专门论证为何“七加五等于十二”

“二加二等于七”机器人。莱姆读过康德,时不时引用康德,他至少熟悉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。康德关注日常问题,专门论证为何“七加五等于十二”。他认为,这是人类先天的本性。莱姆的机器可不是人类,它坚定地怒吼着“二加二等于七”,它无法改变这一直观感受,于是捣毁所经之物,最终归于灭亡。它的行为看似荒诞,但或许对于它的世界,二加二就是等于七。那是个人类无法理解,因而加以毁灭的世界。你看,画中的机器人大嘴里有七个椎体。或许特鲁勒制造机器人时随意而为,但最终,“七”奠定了它的世界观。

重视文凭的大脸甘邦。满脸大眼的大脸绝对是密恐人士的噩梦。不过,大脸甘邦并不可怕,他只是满脑子陈词滥调的家伙。他比斯芬克斯友善。他的命运有些像博尔赫斯笔下“博闻强记的富内斯”。他的下场更惨。他声称自己热爱知识,而知识只是他贪婪的借口。最终,无数的、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涌向他,包括他自己。

电子诗人。刘慈欣小说《诗云》写了吟诗软件如何利用星际的生灭,创作宇宙诗歌。莱姆笔下的角色比他早一些下手,为了艺术,鼓捣宇宙。克拉帕乌丘斯嘲笑特鲁勒的机器人,连二加二等于几都不知道。特鲁勒决定造一台更高级的东西,一台会写诗的机器。诗歌来自文明,他想模拟社会与宇宙。他的电子诗人生成混沌、生成星空、生成进化、生成历史。他成功了,电子诗人不仅写赛博艳情诗,还能颂扬关于爱的数学。但是,人们嫉妒电子诗人,特鲁勒不得不卖了它。
封面插图的挑战
与探索《伊甸》双生体的异类生物形象相反,《惨败》的封面设计是个挑战。昆塔人是个谜,是整本书的技术叙事线索,也是整本书关于人类存在限度的谜底。不能剧透,也不适合剧透。剧透会为《惨败》带来非常可怕的还原主义,与小说主旨背道而驰。但如何既瞄准昆塔人,又回避昆塔人——《惨败》的封面画师很容易遭遇惨败。

从左至右依次为《惨败》中文版、葡萄牙语版及美版封面。
中文版封面采取抽象风格,行星之间的嵌套与距离,更多表现人类跨越时空、利用黑洞、抵达昆塔的场面。葡萄牙语版封面则画了探测艇落入云雾前的静谧场景,或许对应小说中两个电影感极强的接触情节。美版封面试图概括小说主旨,因而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封面艺术的直观性。它用扑克表示几率,用扑克搭建的“飞艇”表示接触的概率,用迷宫表示从头至尾昆塔的不可解,用从地面凸起的人头与人的凝视,表现昆塔与人类的关系。概言之,《惨败》原作极具小说的抽象复杂,恰好难以与封面的直观艺术相互契合。
《完美的真空》虽同样复杂,但许多封面作者都着眼于自我创作与自我凝视的主题。不论是卡通风、超现实风、还是鬼魅风,《完美的真空》封面设计总暗合埃舍尔的悖论画作。当然,也不乏图省事儿的艺术封面,如《未来学大会》与《其主之声》,分别直接借鉴博斯与达利,将莱姆的精神世界接轨于想象中的地狱与凝滞的天堂。

《完美的真空》
有些人认为,莱姆本人的形象类似于他笔下的生命与世界。莱姆官网展示了自1925年到2005年期间,莱姆的生活照与官方照,与同时代人相比,颇为齐全,展示了他生活与创作的一个侧面。他有时严肃,但大部分时候,他表情机智活泼,更符合《未来学大会》与《机器人大师》的调调。

莱姆与火箭模型。
莱姆博览群书,经历动荡时代,后以写作为生。他本人的生活相对自律与节制,以汲取足够多的知识,丰富足够奔放的头脑,创作足够复杂的作品。久而久之,相由心生,他的容貌便兼具了严谨、活泼与智慧。国内外网友都觉得,莱姆本人,像《星球大战》里的尤达大师。尤达形貌迷你,天生长命,老态模样,神色年轻,永远充满智慧。莱姆确实和它很像,属于那种穿越了宇宙浩渺与人类心灵的奇妙生命。
撰文|双翅目
编辑|宫子
校对|薛京宁
文章来源: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kkxyjsxb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8/9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