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真空妙有,『面』上生花——以『认识面积』一(5)

来源: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0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师:面的里面有什么,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。面的里面长着许多东西,丰富多彩。(课件出示:一个空白的长方形,一条一条的黄线依次累积,最后铺满

师:面的里面有什么,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。面的里面长着许多东西,丰富多彩。(课件出示:一个空白的长方形,一条一条的黄线依次累积,最后铺满;再空白,接着一块一块铺满垫子;再空白,然后用餐盘铺,有空缺;再有花朵,再空白。再飘进“下课啦”,最后飘走)有的东西已经长出来了,有的还没有;没有长的,那是留给我们想象的。

师:同学们,下课啦!

(学生久久不愿离去)

【课后明辨】

开始研究这节课的时候,为了直观展现“积线成面”,我请朋友帮我做动画“积水成渊”。水一滴一滴滴下来,连成一条线;然后,一条一条流下来,积线成面;最后,一面一面淌下来,积面成体。那动画不真实,不美丽。水滴没有那么听话的。哪知道暑假游凤凰城时,手工织布的场景让我眼前一亮:这不就是“积线成面”吗?我不就是要“积线成面”吗?

改进后的教学,自觉舒服多了。心中有一个追求,但也不能一意孤行。最好的“那一个”,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。这也是一种“真空妙有”,总之,不要太执着就很美好。

上完这节课,有老师疑惑地问我:“华老师,您这样讲面积,有没有科学性问题?我们都知道线是没有粗细的。”

谢谢同行的提问,他让我思考清楚一个问题: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不是可以浪漫一些?太严谨,太科学,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。

怀特海在《教育的目的》一书中把学习分为了三个阶段:浪漫期、精确期、综合期,分别对应的是小学、中学、大学阶段。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追求精确到永远正确,那是不是拔苗助长?请问读者朋友,您是什么时候知道“线没有粗细”的?我大概是初三的时候。再者,孩子的生活中有没有“没有粗细的线”?积线成面的线无疑是有粗细的,将来再知道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没有粗细的,会有什么害处吗?这就像开始识数时,知道最小的数是1;后来,知道最小的数是0;再后来,知道还有比0小的负数;再再后来,知道没有最小的数。这就像开始学乘法,知道越乘越大;学了小数乘法,知道还可能越乘越小。这就像开始研究三角形,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;等到了大学,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可能大于180度或小于180度……

而面积这节课,最要紧的是怎么帮助学生从一维到二维。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,线是一维的。他不知道线没有粗细,但知道线有长度。上完这节课,他知道线有粗细,也就有了面积,有何不好?

哦,我能说服我自己就好!

化错教学不是为了化错而去教学,而是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差错,教师和学生怎么去化解,怎么为我所用,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,这需要并值得我们去探索。本课中,特别是学生创作阶段的“化错”,我是满意的。怎样从差错中发现正确的方向,是我要争取早日说出一二三的。

(本课实录由陕西榆林闫彩燕老师整理)

编者按:

“人生自古谁无‘错’?学生尤甚”“有‘化错’,才有真正的学习”“教育就是教己育人,正己化人,以人育人”……在从“知识核心时代”走向“素养核心时代”的历程中,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基于“融错教育”“化错教学”等研究,进一步提出了“化错教育”的新主张,并带领他的团队在教学中积极探索、实践。本专辑从多角度、多方面记录华老师及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,以飨读者。

【教学内容】

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“什么是面积”。

【课前慎思】

一、怎么理解“面积”

什么是面积?什么是面?什么是积?学生最不好理解的是“面”还是“积”?“面”和“积”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?面积具有可加性,那么面积为什么不叫“面和”?

一张扑克牌有正反两面,撕去一面还有两面,再撕去一面还有两面,可否理解为面是很薄很薄且只有长宽没有厚度的?

不同的教材都有类似的“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”,我不禁要问:那么,“物体的表面”和“平面图形”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到面积了,要这样正式?而三年级上学期刚刚学的“什么是周长”不是这样正式,就没有这样的学究味,只是借小蚂蚁的嘴说“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”,借小鸟图说“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”。

什么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“面积”?有的老师认为“相比长度,面积更为抽象”。好像面积不抽象吧?台湾地区的吕玉英老师说:“面积这个量的属性是可以通过感官掌握的,可以用手比画或目视大小的。”面积也是具象的,线段只有长度,也就是只有一个向度,而面积不仅有长短而且有宽窄,也就是有两个向度,学生对面积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少些罢了。我们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活动,帮助学生从一维发展到二维,就可能降低认识面积的难度。

文章来源: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kkxyjsxb.cn/qikandaodu/2020/1009/348.html



上一篇:真空充氮包装在文献档案保藏领域的应用
下一篇:浅析歌唱中混声的建立

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投稿 |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编辑部|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版面费 |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|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